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学前六班的乃古莫尔扎,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病毒感染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抗击疫情不只是政府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事,更是每一个个体的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个人而言,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知识水平,并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吐痰等良好习惯,不仅是对个人健康负责,更是在减少疫情传播途径。在校日常防护怎么做,以下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1、 戴口罩。前往校园公共场所(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图书馆等)应正确佩戴口罩。
2、 勤洗手。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后、接触污物后等,都应及时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 勤消毒、勤通风。教室、宿舍勤通风、勤消毒。
4、 避免人群聚集。尽量避免外出校外活动;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
5、 作息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劳逸结合,不熬夜,生活有规律。适当锻炼,保持休息与运动平衡。
6、 不出校门、少出校门。出校门必须向班主任报告,批准后方可出校。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乃古莫尔扎
2020年5月25日
|